为什么要当防疫志愿者
我在2017年就已经加入深圳志愿者系统,陆续服务了很多项目,像养老中心的爱心陪伴、CBA赛事志愿者、图书馆志愿者和公益讲座志愿者等。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,很多服务项目被取消或者无限期搁置。正好当时学业不是特别紧张,感觉可以在外面上活动一下,放松一下自己。然后,我从来没有参加过防疫类的志愿者活动,在骨子里那种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蠢蠢欲动。在我耳边呼唤着我,于是我自告奋勇开始了这场志愿者之旅
初识
2022年2月25日,小区广场开始有社区工作者搭建核酸检测场地。城市里已经举行过多次的核酸检测,疫情未退,所有人都不敢松懈,而这次是首次搭建在小区户外的核酸检测点。当时,我正好经过,看着烈日下,他们在组装新的雨棚,搭建线路。看着他们这么辛苦,就突发奇想,当一回志愿者,不为什么,就为社区做点我力所能及的事情。就和现场的红马甲帅哥攀谈了起来。他邀请我进入了志愿者服务群,通过群里小程序报名了志愿者活动
开始
几天后,他们在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一轮核酸检测。我便主动征战防疫现场(主要是离我家近)。现场签到后,便给我安排新工作。我们的志愿者工作站原先是夕阳红社区活动中心,是为老年人提供娱乐交流的场所,他们可以在这里看书、读报、写毛笔字和练习跳舞。所以整个空间非常大,一边堆放着防疫的物资和食物,一边是我们的休息区
培训
首先是上岗培训,工作人员会教会我们如何穿脱个人防护用品,以及告知各自岗位的具体职责。因为每个岗位对防护的要求有不同,所以分配的物资也不一样。卡1和卡2负责外围工作,穿隔离衣即可;而扫管需要穿大白。以下是当时提供的上岗教程
穿戴好防护之后就要去前往各自工作区。我们基本是两个人为一组,外围工作人员会多一些,扫管两人一桌,负责两条道。核酸场地挺大的,即通风又空旷,就是牺牲了广场舞大妈的跳舞的位置。因为原先这里是她们活动场地,实在抱歉。先是打扰大爷们读书看报,现在又打扰大妈跳舞。主要是位置太好了,四周交通方便,四通八达。
经历
要服务别人,首先就要理清楚做核酸的流程。来做核酸,可以不带手机,手持近期的健康码绿码和核酸码来提供给我们的工作人员看,我们服务人性化,不拘于刻板的规则。以下核酸检测流程
卡2
我的第一次服务被安排到卡2,主要内容是检查居民手里的核酸检测码是否设置正确,指导居民正确填写和使用。
相比卡2的工作,可以说轻松很多。卡1的人,很好地控制了人流,不至于过于拥挤造成踩踏事故。大家都十分自觉打开手机,亮码给我们看。如果不正确,现场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你如何填写,基本有手就会。经过现场指导后,基本都能轻松上手,学会如何亮码
卡1
后来我来体验卡1的工作,检查粤康码绿码。如果发现黄码,登记信息后,劝导其前往医院进行免费核酸检测。
居民来到核酸点,首先需要扫码打卡场所码。每天打卡人数需要和检测人数做统计。主要服务到老年人和小孩进行粤康码申报。
当时我遇到一位老人家,他不会使用手机,我便前去帮忙,难以置信居然还有老年人不会用手机的。现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,信息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,很多操作都需要使用电子设备,这就苦了那些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。这时候我们志愿者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,通过我们的志愿者的教学,老年人可以学会如何扫码打卡。就算不会,他们也可以在下次做核酸的时候,让我们再次现场教学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,教会爷爷奶奶们。
言归正传,这位老人家手机没有打开数据网络,以至于无法访问网络。把网打开并扫码后,发现需要用户验证。正常情况下,我们都会要求对方进行支付密码验证。可惜,这位老人不用微信支付,手机里面没有绑银行卡。不得已之下,我拿着他的身份证,逐字逐句打入他手机里面进行身份登记。接下来,就会有一个非常滑稽的画面,我拿着他的手机高举在他面前,他一直对着手机摇头晃脑。其实这是身份登记里面的一个面部识别的步骤,系统需要识别是否是真人,所以需要必要的互动。好一波操作下,终于可以进入健康码的页面啦。希望老人不要怪罪我,紧接着就把老人请到了绿色通道,希望他早点做完可以早点回家。像老人家这种情况,非常普遍。甚至有人拿着10年前的iPhone5过来,扫码压根扫不动。系统版本太低,微信版本太低,后来打开粤省事小程序,查了一下绿码就放他走。还好没有小朋友拿着小天才手表过来扫码的。小孩都是大人带的比较多,老人家自己来的比较多。
我遇到有位老人家独自一个人过来,可怜兮兮的,电话没卡,且微信无法登陆,只能劝其回家找家里人帮忙了。我觉得可以发明一个反向扫码的功能,压力到我们这边,老人出门带个老人卡,我们扫老人卡上的二维码就好了,不用麻烦老人家。还有次,遇到个扫出来黄码,然后直接跑掉的。不过,这种情况,我们也无可奈何,毕竟我们不是执法人员,只是志愿者。负责人也见怪不怪了,说道大数据迟早会把信息推送过来,然后请她来做核酸。
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伤残人士、孕妇、宝妈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,我们就会引导他们走绿色通道,毕竟尊老爱幼,可是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。我刚到卡1的时候,有很多无关的二维码挂在边上,例如行程码、i深圳码和核酸码,总有不清楚的市民朋友误扫到。导致工作人员检查时,需要再次扫正确的场所码,浪费了市民的时间和不必要的麻烦。不过后面,我们把多余的二维码撤了下来,只展示了必要的二维码。这样整个核酸现场显得越来越规范了
扫管
说道扫管,扫管的责任需要把每个人的核酸码信息准确无误地录入到系统里面。可以说卡1和卡2是给扫管做的铺垫,那么扫管这份工作就是重中之重啦。任何的漏扫和误扫都是对来参加核酸的人来说极为不负责任,相当于他这次核酸没有做,浪费了时间和社会资源。所以必须要核对好核酸码信息。因此我可以算上是力抗重任,不容有失。
出发前,和同事互相检查是否穿戴整齐。同事有政府委派的机关人员,有公立幼儿园的老师,也有其他教育机构团体和社会召集的志愿者们。尽管都来自各行各业,但是大家都十分友好,相处融洽。穿好大白后,拿着社区的充电宝就出发了。工作位置在帐篷里面,坐着有风扇吹,不忙的时候,还可以和旁边的扫管员聊天,十分惬意。我们主要工作内容是先录入核酸管,核对序列码无误后,再扫居民的核酸二维码,并向居民二次确认。每组10人,队伍的第一个人拿核酸管去给医生。我们被要求把试管尽量交给成年人,可能防止小孩贪玩,打开试管误饮吧
休息
大概工作2个小时左右,社区人员就会过来,给我安排休息。在志愿者休息站里面,可以吃点东西,补充一下能量,喝喝绿豆汤解解暑。休息后,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,像流水线,就是将箱子里的咽拭子拆分,并捆着成10捆一扎。再或者可以做给医生送餐和整理物资的活,相当于放松活动,然后便可以签退回家,工作还是十分充实的
封城
3月14日,疫情愈发严重。政府开始封城1周,进行3次两天一检核酸排查。我协助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商铺巡查(看看有没有偷偷开门)和劝导小区内居民戴口罩
感想
在防疫活动中,可以体验到了另类的核酸检测工作。体会是最辛苦的还是各种基层医疗人员,社区工作者和义工们,感谢他们的奉献。希望疫情快点离去,没有口罩的日子也速速到来吧。广场舞大妈可以有跳舞的地方,爱看书读报的大爷们可以有地方读书看报
多岗位上阵,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,全能手表扬表扬!
谢谢啦,其实最辛苦的还是医务人员和社区工作者,在他们面前我这不算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