➡️书推:《娱乐至死》【美】尼尔·波兹曼
推荐指数:🌟🌟🌟
作者是传媒学深耕多年的老教授,出书到现在过去这么多年了,里面对娱乐的见解依旧不过时。而对着屏幕的你有没有被短视频所滋扰,不舍得离开手机。如果有,不妨放下手机,看看这本书吧,关于解读娱乐与生活之间的关系,只有了解娱乐,才能打败他,不让自己做娱乐的奴隶。
1⃣第一次读《娱乐至死》什么感受?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一下~
不得不说在文化娱乐上面控制人们思想是政治家们最好的工具。
2⃣相信从所读内容中,你一定受到了启发,请分享。记得辅以书摘证明~
”简单地说,巴布科克夫人希望人们通过看电视认识到他们应该停止看电视。我们很难想象巴布科克夫人没有看出自己立场中表现出来的讽刺性。有很多次,有人让我到电视上去宣传我写的关于反对电视的书,这也是同样的讽刺。这些就是电视文化的矛盾。”
感觉这点很搞笑,通过电视来告诉人们不要看电视。就好比媒体人通过抖音来叫人们不要刷抖音,多读点书,视频最后还要人们给他点赞和转发告诉更多的人。
💯精选回答:@乐乐乐了 +1718820
我觉得过度娱乐化会挤压人们创造严肃,有深度的内容的空间,这还是很悲哀的。就比如我们常说现在影视剧烂片太多,导致观众审美降级。娱乐性太强,也会导致人们懒得去思考。
4⃣会推荐这本书给书友或亲友看吗?你的推荐语是什么?在140字以内分享一下你的推荐语吧!
不太会,感觉这本书翻译得一般般,被网络捧红的书。推荐指数为三,书上面的电视时代已经过去了,因为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安装电视机,更多的是手机时代互联网时代。虽说时代变化了,但是其实里面很多核心的理念是没有变化的。现代的媒体传播的途径和传播的人变化了:以前的传播途径可能仅限于电视和无线电,现在更多人可以用手机互联网来传播,以前传播的人只能是政治家以及有权有钱的人,而现在传播的人可以是个人,但是唯一掌握这个传播渠道的人还是那一撮人,所以本质来说是没有变化的。这本书看上去很多理论很好,但说到底都没提出个好的解决办法,感觉用处不大。
5⃣2022年的阅读计划规划得如何?有什么想读的书单作为共读建议的吗?
不太会做计划。可能读书类别偏向反战人文历史类吧,平时也要上课,没这么多时间看书,打算一个月看个2~3本吧。去年在看《南渡北归》,书的有点深度,所以看得比较慢,打算今年上半年看完他吧。它讲的是民国文人们的历史以及穿插着抗日,内战历史,值得一看。除了这本,再穿插其他书,还待定,看看你们有什么推荐,喜欢就上。